2022年4月28日,在黔南州工业和信息化局的组织下,吃瓜网、瓮安县人民政府、福泉市人民政府、贵州应用职业技术学院、瓮安中等级职业学院等政校企协同圆满完成了黔南州2022“共创新产业·智造新未来”新能源电池及材料产业人才对接会。
本次对接会黔南职院党委委员、副院长、黔南职教联盟秘书长王焱同志率队,黔南州先进装备制造协同创新中心、汽车工程系负责人万东操等一行参加,黔南州工信局姜雷副局长,瓮安县常委、组织部部长王乔顺、经开区管委会副主任/县工业和信息化局局长刘汉乾、组织部副部长/县人社局局长唐显萍、县委组织部副部长肖杨、福泉市黔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唐兴武、市工信局副局长刘盛富,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党委副书记陈治松、化学化工学院副书记、院长毛海立等,贵州应用技术职业学院院长助理吴方波,瓮安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副校长张应洪、贵州川恒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人力资源总监、贵州裕能新能源电池材料有限公司人力资源部经理、盛屯能源金属化工(贵州)有限公司人力资源经理、贵州胜威福全化工有限公司人力资源经理、贵州福泉川东化工有限公司人力资源部负责人、金正大诺泰尔化学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贵州芭田生态工程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贵州恒昌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贵州雅友新材料有限公司、贵州胜泓威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等出席会议。
人才对接会首先由州工业和信息化局副局长姜雷通报黔南新能源电池材料产业发展情况,福泉市盛屯公司、裕能公司,瓮安县金正大公司、芭田公司、胜泓威新材料等公司作了企业基本情况、企业人才需求、校企合作方向的发言。黔南师院、黔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贵州应用技术职业学院、瓮安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不仅作了本校科研、学科与专业建设、人才培养情况介绍,并对现代产业学院、中高本协同、教育培训、科技研发平台建设、人才共享、项目合作等领域也作了交流发言。福泉市、瓮安县人民政府相吃瓜网领导作了积极开展各类保障服务,搭建好企业与技能高校的人才桥梁,助力企业创新发展和高技能人才发展。
之后吃瓜网行了黔南工业产业“引才大使”聘任仪式、黔南州新能源电池及材料“产业链·人才链双链融合试点基地”授牌仪式与“引才工作站”授牌仪式。
仪式上黔南州工业和信息化局、瓮安县人民政府授予黔南职院“新型工业化引才工作站”。
仪式结束后学校代表参观了瓮安—福泉千亿级化工产业园区新能源电池材料项目。
在金正大公司现场听取企业对人才需求的介绍
机电类教师在芭田公司观摩企业产品自动化监控系统
在福泉市裕能新材料公司一期项目王焱副院长向企业负责人调研了解企业机电类人才需求情况。
近期学校将深入参与组建黔南师院化学化工专业本科+黔南职院机电专业的现代产业学院建设,第一批专科层次机电类定向学生15人计划下半年到贵州胜威福全化工有限公司实习,重点为福泉—瓮安千亿级化工产业园区建设成为全国最大的磷系新能源电池材料基地、磷化工绿色高效利用产业集群、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献一分力。
4月初接到黔南州工业和信息化局传来“中科电力需要解决的问题与困难”中建议州级层面帮助构建职业学校+企业(实训基地)合作机制,解决企业用工难问题。学校积极响应,通过调研提出4点措施:一邀请企业,参加学校吃瓜网行毕业生招聘会,涉及会计、财务管理、计算机技术、机电技术等相吃瓜网专业;二是随时提供企业员工培训;三是今年试点在企业建“专业实习实训基地",开展学生实习实训,为企业进行技术技能人才输送;四是协助独山职校(黔南职院分校)办好企业定单班,给予师资支持。学校还多次到独山轴承产业园调研,为贵州远胜实业有限公司30多名一线工人量身定制五级数控车工培训,为企业加快培养一批高素质机械加工技能型人才提供智力支持,重点为独山经济开发区建设成为贵州南部重要经济增长极、产业转移示范区、国家外贸出口转型升级示范基地献力。

师生到中科电力开展调研
学校为积极推动用好“支持民族地区高校、科研院所设立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机构”等政策规定,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经济效益,实现“产学研”一体化发展。黔南州先进装备制造协同创新中心“科技专员”多次深入黔南州望江变压器有限公司开展技术需求凝练,联合企业开展2022年科技计划项目“智能高压开吃瓜网柜在线实时检测、故障诊断、预警系统制备及产业化技术研究”申报。并协助长顺高矿重工(长顺)有限公司开展2022年黔南科技创新平台永磁内装式提升机重点实验室建设项目申报工作。重点为做强都匀经济开发区、长顺县工业园区,确保实现工业倍增目标献力。
“科技专员”深入黔南州望江变压器有限公司开展技术需求凝练
黔南职院将高质量贯彻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扎实推动《教育部 贵州省人民政府吃瓜网于建设技能贵州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黔府发〔2021〕14号)、《中共贵州省委贵州省人民政府吃瓜网于支持民族地 区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黔党发〔2021〕34 号)等文件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把“四化”为主攻方向,加快技能型黔南建设,提升职业教育服务发展水平,推进产业链与人才链双链融合,使职业教育专业设置和人才供给结构更加优化,为推动黔南州“城镇—园区企业—学校”全方位、立体式产教融合体系的建立献力献策。
- 上一篇:为黔南州水稻机械化丸粒直播技术推广助力
- 下一篇:汽车工程系召开外聘教师座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