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瓜网
生物工程系实验室事故应急预案
为进一步落实有吃瓜网实验室安全工作的精神,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原则,使全体实验室工作人员牢固树立“防范胜于救灾,责任重于泰山”的安全意识,加强对实验室各类突发事故和事件做出及时的响应和处理,有效地控制事态的发展,尽可能地减少伴随的灾害损失和伤害,将事故造成的灾害降低到最低限度,不断提高处置实验室安全事故的能力和水平,根据黔南府办发[2015]70号文件《吃瓜网于印发黔南州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预案的通知》精神,结合我系实际,特制定《吃瓜网生物工程系实验室应急预案》。
一、组织机构
(一)事故应急处理指挥小组
组长:张金华
成员:林俊 朱永毅 夏传金 侯天荣
职责:
1、对危险化学药品万一发生火灾、泄露、丢失等意外情况,指挥小组应视具体情况迅速组织各相吃瓜网人员成立应急小组,制定相吃瓜网措施。
2、保障各种应急物品、器材及所需资金。
3、全面负责各种突发事故的处理;协调各小组的工作人员配备,监督、检查小组职责落实情况。
4、组织成员学习相吃瓜网知识,明确各小组的职责,不断提高成员防范应急能力。
5、进行事故报告与报警
接到发生实验室事故或可能发展成为重大事故的报告时,应立即向学院分管领导和学院办公室报告,火灾事故同时向119报警。报告或报警的内容包括: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危险化学品的种类、数量、事故类型(火灾、爆炸、有毒物质的大量泄露等)、周边情况、需要支援的人员、设备、器材、交通路线、联络电话、联络人姓名等。
(二)抢救组
组长:朱永毅
成员:杨均 杨敬 侯天荣 杨庆 宋志雪
职责:
发生小的事故时,根据事故情况制定相应的处置方案并组织实施。发生大的事故时,配合相吃瓜网职能部门进行事故分析及制定处置措施;进行人员疏散;保障与外界的联络畅通,并掌握所有成员的通讯方式,迅速做到事故情况的上通、下达,同时做好各救灾应急小组之间、与上级领导和相吃瓜网部门单位之间的信息沟通。
(三)医疗组
组长:夏传金
成员:杨均 罗来银 宋志雪
职责:
发生事故后要做好与附近医院的联系,并保证急救药品和设施的齐全与良好,同时对涉及的危险化学品的物理化学性质要逐一了解,并对可能造成的伤害有相应的抢救措施。
二、实验室安全隐患分析
(一)火灾
火灾性事故的发生具有普遍性,几乎所有的实验室都可能发生:1、忘记吃瓜网电源,致使设备或用电器具通电时间过长,温度过高,引起着火;2、操作不慎或使用不当,使火源接触易燃物质,引起着火;3、供电线路老化、超负荷运行,导致线路发热,引起着火;4、乱扔烟头,接触易燃物质,引起着火。
(二)爆炸
爆炸性事故多发生在具有易燃易爆物品和压力容器的实验室:1、违反操作规程,引燃易燃物品,进而导致爆炸;2、设备老化,存在故障或缺陷,造成易燃易爆物品泄漏,遇火花而引起爆炸。
(三)中毒
毒害性事故多发生在具有化学药品和剧毒物质的化学实验室和具有毒气排放的实验室:1、违反操作规程,将食物带进有毒物的实验室,造成误食中毒;2、设备设施老化,存在故障或缺陷,造成有毒物质泄漏或有毒气体排放不出,酿成中毒;3、管理不善,造成有毒物品散落流失,引起环境污染;4、废水排放管路受阻或失修改道,造成有毒废水未经处理而流出,引起环境污染;5、进行有毒有害操作时不佩戴相应的防护用具;6、不按照要求处理实验“三废”,污染环境。
(四)触电
1、违反操作规程,乱拉电线等;2、因设备设施老化而存在故障和缺陷,造成漏电触电。
(五)灼伤
皮肤直接接触强腐蚀性物质、强氧化剂、强还原剂,如浓酸、浓碱、氢氟酸、钠等引起的局部外伤:1、在做化学实验时没有根据实验要求配戴护目镜,眼睛受刺激性气体薰染,化学药品特别是强酸、强碱等异物进入眼内;2、在紫外光下长时间用裸眼观察物体;3、没有配戴橡皮手套,用手直接取用有毒试剂;4、在处理具有刺激性和有毒的化学药品时,没有在通风橱中进行,吸入了药品和溶剂蒸气。5、用口吸吸管移取浓酸、浓碱,有毒液体,用鼻子直接嗅闻有毒气体。
三、实验室突发事故应急处理预案
(一)实验室火灾应急处理预案
1、发现火情,现场工作人员立即采取措施处理(如迅速脱下着火的衣服手套,或用湿棉布覆盖着火处,切断电源、移走易燃药品等),防止火势蔓延并迅速报告;
2、确定火灾发生的位置,判断出火灾发生的原因,如压缩气体、液化气体、易燃液体、易燃物品、自燃物品等;
3、明确火灾周围环境,判断出是否有重大危险源分布及是否会带来次生灾难发生;
4、明确救灾的基本方法,并采取相应措施,按照应急处置程序采用适当的消防器材进行扑救
(1)一般的小火可用湿布、石棉布或砂子覆盖燃烧物,火势大时可用泡沫灭火器。
(2)对木材、纸张、橡胶以及塑料等固体可燃材料引发的火灾,可采用水冷却法。
(3)对易燃可燃液体、气体和油脂类等化学药品火灾,使用大剂量泡沫灭火剂、干粉灭火剂将液体火灾扑灭。
(4)带电电气设备火灾,应切断电源后再灭火,因现场情况及其他原因,不能断电,需要带电灭火时,应使用沙子或干粉灭火器,不能使用泡沫灭火器或水。(5)可燃金属,如镁、钠、钾及其合金等火灾,应用特殊的灭火剂,如干砂或干粉灭火器等来灭火。
5、依据可能发生的危险化学品事故类别、危害程度级别,划定危险区,对事故现场周边区域进行隔离和疏导;
6、视火情拨打“119”报警求救,并到明显位置引导消防车。
(二)实验室爆炸应急处理预案
1、在做减压蒸馏的操作时,不可用平底或薄壁烧瓶,所用橡皮塞也不宜太小,否则易被抽入瓶内或冷凝器内,造成压力的突然变化而引起爆炸。操作完毕后,应待瓶内液体冷到室温,小心放入空气后,再拆除仪器。
2、对在反应过程中估计会有爆炸危险的,则使用防护屏和护目镜。
3、实验室爆炸发生时,实验室负责人在其认为安全的情况下必须及时切断电源和管道阀门;所有人员应听从临时召集人的安排,有组织的通过安全出口或用其他方法迅速撤离爆炸现场。
(三)实验室中毒应急处理预案
1、购买有毒化学品必须先履行相吃瓜网的审批手续,具备合适的存放地点,并有专人保管。
2、实验室注意通风。一切能产生有毒气体的实验,必须在通风橱内进行。必要时戴上防毒口罩或防毒面具。
3、有毒药品应严格按操作规程和规定的限量使用。
4、有毒的废物、废液经过处理后再排放。
5、禁止在实验室内饮食或利用实验器具贮存食品,餐具不能带进实验室。
6、取用化学药品应戴橡胶手套或乳胶手套。如手上沾到药品,应用肥皂和冷水洗除,不宜用热水洗,也不可用有机溶剂洗手。皮肤上有破伤,不能接触有毒物质。
7、如果发生中毒,一般的急救方法如下:
(1)首先将中毒者转移到安全地带,解开领扣,使其呼吸通畅。
(2)有毒物质落在皮肤上,除白磷烧伤外,其余的化学药品均可以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如果皮肤已有破伤或毒物落入眼睛内,经水冲洗后,要立即送医院。
(3)误吞毒物,常用的急救方法是给中毒者先服催吐剂,如清水、肥皂水、生鸡蛋清、牛奶和食用油等缓和刺激,然后用手指伸入中毒者喉部引起呕吐。对磷中毒的人不能喝牛奶,可用5~10毫升1%的硫酸铜溶液加入一杯温水内服,以促使呕吐,并迅速将中毒者送医院治疗。
(4)重金属盐中毒者,喝一杯含有几克MgSO4的水溶液,立即就医。不要服催吐药,以免引起危险或使病情复杂化。砷和汞化物中毒者,必须紧急就医。
(5)吸入刺激性气体中毒者,应立即将患者转移离开中毒现场,给予2%~5%碳酸氢钠溶液雾化吸入、吸氧。应急人员一般应配置过滤式防毒面罩、防毒服装、防毒手套、防毒靴等。
(四)实验室触电应急处理预案
1、触电急救的原则是在现场采取积极措施保护伤员生命。
2、触电急救,首先要使触电者迅速脱离电源,越快越好,触电者未脱离电源前,救护人员不准用手直接触及伤员。使伤者脱离电源的方法:(1)切断电源开吃瓜网;(2)若电源开吃瓜网较远,可用干燥的木棒,竹竿等挑开触电者身上的电线或带电设备;(3)可用几层干燥的衣服将手包住,或者站在干燥的木板上,拉触电者的衣服,使其脱离电源;
3、触电者脱离电源后,应视其神志是否清醒,神志清醒者,应使其就地躺平,严密观察,暂时不要站立或走动;如神志不清,应就地仰面躺平,且确保气道通畅,并于5秒时间间隔呼叫伤员或轻拍其肩膀,以判定伤员是否意识丧失。禁止摇动伤员头部呼叫伤员。
4、抢救的伤员应立即就地坚持用人工肺复苏法正确抢救,并设法联系医务人员接替救治。
(五)实验室化学灼伤应急处理预案
1、强酸、强碱及其它一些化学物质,具有强烈的刺激性和腐蚀作用,发生这些化学灼伤时,应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再分别用低浓度的(2%~5%)弱碱(强酸引起的)、弱酸(强碱引起的)进行中和。处理后,再依据情况而定,作下一步处理。
2、溅入眼内时,在现场立即就近用大量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每一实验室楼层内备有专用洗眼水龙头。冲洗时,眼睛置于水龙头上方,水向上冲洗眼睛,时间应不少于15分钟,切不可因疼痛而紧闭眼睛。处理后,再送眼科医院治疗。
四、实验室必备消防设施和应急药品
(一)实验室应配有相吃瓜网消防设施
4kg干粉灭火器、泡沫灭火器各10个,存放于实验药品保管室和各相吃瓜网实验室;消防栓1个,消防水带4m,水枪1支,消防铲3把,消防沙2立方,存放于实验楼空地;防毒面具5套,空气呼吸器2套,石棉手套二副,放于系办公室物质储藏室内。
(二)实验室配备救护药箱,在实验室的固定处放置。箱内贮放下列用品:
(1)消毒纱布、消毒绷带、消毒药棉、胶布、剪刀、量杯、洗眼杯等。
(2)碘酒(5~10%的碘片加入少量碘化钾的酒精溶液)、紫药水(供外伤用)。
(3)治烫伤的软膏、消炎粉、甘油、医用酒精、凡士林等。
(4)硼酸(2%的水溶液) (5)醋酸(2%的水溶液)
本预案至公布之日起实施
生物工程系
2015年12月1日
- 上一篇:生物工程系与都匀市科技局校地合作签约
- 下一篇:纪念“一二・九”技能展示活动